流言揭秘:“马赛克疫苗”不能阻止艾滋病发展
央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(记者侯艳)据中国之声《新闻纵横》报道,新春报道《央广求证 粉碎谣言》回顾去年流传在各个领域的谣言,厘清传言背后的真相。
“滴血验癌”是不可能实现的技术手段
罗永章团队的突破意义在于,他们在全球首次发现了分泌到血浆中的热休克蛋白90α和细胞内热休克蛋白90α的分子差异,首次证明了人血浆热休克蛋白90α是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,并自主研发的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定量检测试剂盒,只需患者一滴血的采血量,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。浙江省肿瘤医院苏丹教授肯定了这项成果:“罗教授团队的优势就是把蛋白重放出来,做了很好的试剂盒,这个试剂盒通过了大样本、大人群的验证,应该来说是我们中国患者的福音。”
据介绍,临床使用的以血液为检测对象的有将近20种肿瘤标志物,肿瘤标志物是提示患者罹患癌症风险的重要依据,但并不是说肿瘤标志物高,就一定是癌症,反之亦然。也没有一种血液标志物,能百分百地诊断肿瘤,肿瘤标志物不能代替病理学诊断,而像常用的CT检测也不能百分百的诊断,这都是临床诊断的辅助手段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“滴血验癌”并不准确。而东南大学学生常宁团队研发的光子晶体微球自动化检测仪,只需要一些血液样本,就可以完成对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测。而整个检测过程,只需5到10分钟。但是常宁本人称,将自己团队的成果概括为“滴血验癌”是不严谨的。“采血量是依据检测的要求来决定,可能是50微升、10微升,或上百微升,所以‘滴血验癌’这样讲是不严谨的。我们在仪器检测过程中检测的是肿瘤标志物,而肿瘤标志物和癌症之间是完全不同的。我们检测的是肿瘤标志物的浓度,而肿瘤标志物浓度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医生,或者更为权威的人士去确定。”
- 132℃的北极?北极熊在灭绝?是炒作还是事实?2018-08-17
- 2全球最古怪11个地方 第一个就令你大开眼界2018-01-11
- 3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害羞?揭秘害羞性格背后的秘密2019-07-05
- 4女子疑似发现“UFO”,看清后屏住了呼吸!2018-01-26
- 5男子水下向自己开枪 结果震惊2018-01-26
- 6男子作死将腿伸入洞穴 下幕惊呆2018-01-26